您的位置 首页 每日读经

《马可福音12章》读后感

1耶稣就用比喻对他们说,有人栽了一个葡萄园,周围圈上篱笆,挖了一个压酒池,盖了一座楼,租给园户,就往外国去了。…

1耶稣就用比喻对他们说,有人栽了一个葡萄园,周围圈上篱笆,挖了一个压酒池,盖了一座楼,租给园户,就往外国去了。
2到了时候,打发一个仆人到园户那里,要从园户收葡萄园的果子。
3园户拿住他,打了他,叫他空手回去。
4再打发一个仆人到他们那里。他们打伤他的头,并且凌辱他。
5又打发一个仆人去。他们就杀了他。后又打发好些仆人去。有被他们打的,有被他们杀的。
6园主还有一位,是他的爱子,末后又打发他去,意思说,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。
7不料,那些园户彼此说,这是承受产业的。来吧,我们杀他,产业就归我们了。
8于是拿住他,杀了他,把他丢在园外。
9这样,葡萄园的主人要怎样办呢?他要来除灭那些园户,将葡萄园转给别人。
10经上写着说匠人所弃的石头,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。
11这是主所作的,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。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?
12他们看出这比喻是指着他们说的,就想要捉拿他,只是惧怕百姓。于是离开他走了。
13后来他们打发几个法利赛人和几个希律党的人,到耶稣那里,要就着他的话陷害他。
14他们来了,就对他说,夫子,我们知道你是诚实的,什么人你都不徇情面。因为你不看人的外貌,乃是诚诚实实传神的道。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。
15我们该纳不该纳。耶稣知道他们的假意,就对他们说,你们为什么试探我。拿一个银钱来给我看。
16他们就拿了来。耶稣说,这像和这号是谁的。他们说,是该撒的。
17耶稣说,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,神的物当归给神。他们就很希奇他。
18撒都该人常说,没有复活的事。他们来问耶稣说,
19夫子,摩西为我们写着说,人若死了,撇下妻子,没有孩子,他兄弟当娶他的妻,为哥哥生子立后。
20有弟兄七人,第一个娶了妻,死了,没有留下孩子。
21第二个娶了她,也死了,没有留下孩子。第三个也是这样。
22那七个人都没有留下孩子。末了,那妇人也死了。
23当复活的时候,她是哪一个的妻子呢?因为他们七个人都娶过她。
24耶稣说,你们所以错了,岂不是因为不明白圣经,不晓得神的大能吗?
25人从死里复活,也不娶,也不嫁,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。
26论到死人复活,你们没有念过摩西的书,荆棘篇上所载的吗?神对摩西说,我是亚伯拉罕的神,以撒的神,雅各的神。
27神不是死人的神,乃是活人的神。你们是大错了。
28有一个文士来,听见他们辩论,晓得耶稣回答得好,就问他说,诫命中哪是第一要紧的呢?
29耶稣回答说,第一要紧的,就是说,以色列阿,你要听。主我们神,是独一的主。
30你要尽心,尽性,尽意,尽力,爱主你的神。
31其次,就是说,要爱人如己。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。
32那文士对耶稣说,夫子说,神是一位,实在不错。除了他以外,再没有别的神。
33并且尽心,尽智,尽力爱他,又爱人如己,就比一切燔祭,和各样祭祀,好得多。
34耶稣见他回答的有智慧,就对他说,你离神的国不远了。从此以后,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。
35耶稣在殿里教训人,就问他们说,文士怎么说,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?
36大卫被圣灵感动说,主对我主说,你坐在我的右边,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。
37大卫既自己称他为主,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?众人都喜欢听他。
38耶稣在教训之间,说,你们要防备文士,他们好穿长衣游行,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们的安,
39又喜爱会堂里的高位筵席上的首座。
40他们侵吞寡妇的家产,假意作很长的祷告。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罚。
41耶稣对银库坐着,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。有好些财主,往里投了若干的钱。
42有一个穷寡妇来,往里投了两个小钱,就是一个大钱。
43耶稣叫门徒来,说,我实在告诉你们,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,比众人所投的更多。
44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,拿出来投在里头。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,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评论列表(256)

  1. 可12章读后感:
    “这样,葡萄园的主人要怎么办呢?他要来除灭那些园户,将葡萄园转给别人。 ”(马可福音 12:9 )
    葡萄园就是主人给园户白白的恩典,应该感谢并侍奉主人。但园户刚开始也许感谢主人,但渐渐就认为是自己辛苦得到的果子,忘记主人的恩典,所以以恶报善,结果是被主人除灭,失去主人的恩典。
    我们自己原本什么也没有,都是神白白的恩典;但人容易忘恩,把神的恩典忘记,心里留下自己所做的,心里没有感恩的心,没有需要恩典的心,和恩典断开,和神断开,与神无关地生活,就失去恩典,失去神的保护,祸患临到也不知道。
    “我的心哪,你要称颂耶和华!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恩惠!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,医治你的一切疾病。他救赎你的命脱离死亡,以仁爱和慈悲为你的冠冕。他用美物使你所愿的得以知足,以致你如鹰返老还童。”(诗篇 103:2-5 )

返回顶部